谈到企业家精神,人们通常会联想到创办一种商业活动。然而企业家精神却有着更为丰富的历史和更为深刻的内涵。Entrepreneur(企业家)一词源于17、18世纪的法国经济学界。在法语中,它指someone who undertakes(从事者),特别是那些从事于重大项目和活动的人。Entrepreneur用来描述具有冒险气质,通过发掘新的和更好的做事方式来刺激经济进步的个人。Jean Baptiste Say 就是一名强调该内涵的法国经济学家。她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曾写道:“企业家将经济资源从低生产率的领域向高生产率和高产出的领域转移。” 换句话说,企业家的核心特征在于创造经济价值。
进入20世纪以后,与企业家精神一词联系最为紧密的学者算是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 他将企业家看作是驱动资本主义所特有的“创造性破坏过程”的创新者。他认为“企业家的功能在于对生产模式进行改革或革命。”实现这一功能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包括用新的技术生产新产品;用新的方式生产已有的产品;开辟物质资料供给的新来源;开拓产品的新出路;重新组织产业的运行方式等等。熊彼特式的企业家是经济领域的变革发动者。他/她通过服务于新市场或者创造出新的做事方式来推动经济进步。 “Say-Schumpeter”式的企业家往往通过开设新的营利性活动来实现其社会功能。尽管学者们在对企业家的含义有不同理解,但这种将其定义为经济进步推动者和创新者的理论传统为该术语的当代发展奠定了基础。
当代管理学者,乃至管理学大师们往往是在Say-Schumpeter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理论。例如,Peter Drucker(彼德.德鲁克)从Say的观点出发来探讨企业家的特质,但他将注意力放到了“机会”这一概念上。德鲁克并不要求企业家发动变革,而是将他/她们看作是识别和利用变化(如技术、消费者偏好、社会规范等方面)所带来机会的人。对德鲁克而言,“定义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是:企业家总是寻求变化,作出反应,并将变化作为机会来挖掘。”机会这一概念这是今天的管理学理论家对Say的资源转移理念的诠释,并且已经成为当代企业家精神定义的核心。它强调:企业家的思维习惯是更多地看到变化所带来的可能性而不是变化所造成的困难。
在德鲁克的理论中,创办商业活动对于企业家精神既非充分条件也非必要条件。“并不是每一个新生的小企业都具备企业家精神,” 他举了个例子说:“假设一对夫妻在美国郊区又开了家新的熟食店或者墨西哥餐馆”,这其中就不具备创新性或变革导向性。
斯蒂文森(Howard Stevenson),哈佛商学院的企业家精神理论家,基于他对企业家式管理和一般行政管理模式区别性因素的研究,为“机会”导向的企业家定义补充了一个要素——对资源的动员和使用。在鉴别出区分两种管理模式的维度后,他认为企业家式管理的核心在于一种“不顾忌手头资源限制”的机会开发模式。他发现企业家不仅能识别和开发一般经理人员所看不到或忽视的机会,他/她们还不会允许其行动受到启动资源水平的限制。企业家能够动员他人的资源来实现其目标,而行政管理人员的愿景水平和行动能力则受到现有资源和工作描述的限制。再一次地,我们看到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并不限于商业创业。
Meng Zhao 原创
你对下面哪些话题最感兴趣?
Saturday, June 02, 2007
何谓企业家精神?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